(教育心理學,期末專書報告)

書 名:大人心理童話
作 者:艾倫.金
譯 者:郭菀玲
出版社:晨星出版
出版日期:1999年10月11日

前 言

「從此,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是童話故事慣用的結局,也是青年男女追求的夢想,然而,當王子的寶劍變成肩上的重擔,公主終日周轉於柴米油鹽之間,年少的浪漫逐漸遠去,只留下殘酷的現實與責任……。

童話故事其實反應了人類的深層心理,精神科醫師艾倫.金精選了十六則世界童話,讓讀者窺見人生的各種面相。當人們於途中困惑躊躇時,不妨參考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如何從靈魂深處找到原始的生命力,睿智地解決問題,走出困境。

何謂「中年童話」?

本書中所選錄童話故事的主角,有無論再怎麼努力,生活還是很貧困的鞋匠夫婦、有繼承了龐大遺產,卻擔心自己終究會死亡的男子、還有已經過著所謂「幸福美滿生活」的國王與皇后,因為內心的焦躁不安,出兵之後反而被俘虜……總之,這些角色跟糖果屋裡的漢瑟與葛瑞塔,或拇指仙童湯姆很不相同,此類故事的主角,或有一技在身、或已經結婚、或擁有相當的權勢地位、或甚為關切死亡問題,也就是主角年齡與生活模式正位於「中年」的故事,被作者統稱為「中年童話」

消失的魔力──人生發展的必然

相對於大多數青少年童話的典型主題──年輕男女獲得魔法的協助,經過一番奮勇戰鬥、英雄救美,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中年童話的發展就顯得相當出人意料了,如格林童話〈精靈與鞋匠〉中,鞋匠和太太給了精靈表示感謝的禮物,但小精靈卻就此一去不回。不是過於貪心,也沒有心存邪念,這神奇的寶藏卻還是消失了,從另一個面相來看,神奇精靈的消失,其實正也象徵著成長期間不可避免的經,如放棄無知天真,負起重則大任。作者指出,「魔力消失」在全世界的中年童話裡,都是相當普遍的主題,魔力的消失,不是倫理道德的問題,而是人生發展的過程,那不是一種懲罰,而是成長的必然結果

這樣的說法,從艾瑞克森的人格與社會發展理論也可以找到類似的觀點。心理發展重點從前一階段的「自我認同」到「失去自我並在他人身上找到自我」,假使個人在上一階段順利完成了發展任務,重整並建立了新的自我感,在面對「友誼、性、競爭和合作」的夥伴,需要同時增加雙方認同,而不抑制任一方的成長的親密關係時,仍然不是一個容易通過的考驗。

由於理想主義較為濃厚的青少年,一旦做出了自己認為最理想的選擇,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加以膨脹擴張,並希望他人認同自己並與自己做出相同的選擇。以我高中時的經驗為例,在那個充滿了考試的生活裡,每當我想到或發現了新的解題方法、或背書技巧,就會迫不期待的和朋友分享,並希望他們也能照做。但在要與人建立信任與親密的關係時,一開始便會瞭解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並意識到自己若無法先接受他人,他人也很難能接受自己的。在我還是大學新鮮人的時候,很想儘快找到與自己很契合的新朋友,重溫過去那種溫馨的歸屬感,卻常常覺得有挫折感。很快地我就發現,就算兩個人之間有著很多很多的共同點,但畢竟還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儘管是擁有同樣基因的複製人,也會因為受到的照顧、生長的環境不同,而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與生存哲學。所以,一方面要能夠接受他人與自己的不同(如系統性或跳躍性、抽象邏輯或感官直覺的思考模式),而不是分出高下,另一方面則是要重新肯定自己,不是因為自己不好所以他人不跟自己一樣,而是思想多樣性的本身,就是一種很重要的資產。

由於我的年紀尚輕、人生經驗尚淺,還不能確實體會到「魔力消失」的深刻感受,不過我希望,當我在面對這不得不的情況時,能夠更坦然地接受,並腳踏實地地繼續努力於完成該階段的任務目標(即積極生產與培養撫育之情)。

性別角色的轉換

記得〈睡美人〉的故事,沉沉睡去的公主,只能等待王子的親吻才能被喚醒……相對於如此男性主動、女性被動的青少年童話,〈頑固的丈夫與果決的太太〉的情結發展,可就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故事一開始,兩夫婦早已喪失年少的魔力與年輕的浪漫,生活中充斥著一連串永無休止的爭論,傳統典型的大男人丈夫,從不幫忙家事,同時堅持自己有權力指使太太,直到失去了一切,丈夫看來就像個女人,而且還在家裡做家事,從傳統男性角色一變而為傳統的典型女性;而太太則拋棄了傳統管家婆的角色,離家去追小偷、以聰明機制勝過惡棍,並帶著家裡的財寶凱旋而歸,轉而扮演了傳統的男性角色。類似的情節,世界各地的中年童話都有出現,可見男女性別角色的轉換,是中年人面臨的一大挑戰

研究成人發展的先驅容格,曾經提出一種解釋,中年男子常將年輕時驅策他們前進的男性競爭拋到一邊,轉而需索年輕時認為過度女性化的關懷與情感,女性則在此時重拾自信、自主與冒險的精神,同時順勢拋棄年輕時社會加諸於她們的順從。如容格所言,中年人的生命包含了「所有年輕時珍惜的理想與價值的反轉」

〈頑固的丈夫與果決的太太〉這個故事也反映出一種真實現狀:到了中年的時候,往往是太太率先採取行動,突破平日舊有的習慣,迅速發展,然後這種改變才迫使丈夫不得不轉變。不過在這個英雄冒險之旅中,太太並未喪失自己的女性特質,並非倚仗蠻力,而是勸服力與人際關係。故事從頭到尾,不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協助,人類的智慧就足以解開一切的結,而如何能學得這種智慧,正是中年人面臨的主要挑戰。

另外,在〈當上國王的太太〉故事中,幸福之鳥停落在換上男裝後的太太身上,皇冠就落在她頭上了。女主角要展開英雄之旅時,往往會換上男裝,這樣的主題也常在其他中年童話裡出現。藉由外表的換裝(外在的具體改變)來轉變自我(堅定內心),發揮天賦的力量(使行動力不再被壓抑),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動畫或漫畫中的女英雄,如美少女戰士,在主動出擊打倒壞蛋前,一定都得先變裝,才能獲得力量。

對於社會或傳統常抱持著質疑態度的青少年,所接觸的不論是童話、動畫、漫畫或小說(甚至是過去的教科書插圖),反而比較會突顯出性別的刻板印象,一來是反映傳統文化的價值,整個社會在有意無意間要傳達這些規範與價值觀,使文化能夠傳承延續;二來是抱持理想主義的青少年,在建立自我認同的過程中,會去找尋範本加以模仿柯柏格的道德推理發展理論中的第三階段「好男孩─好女孩取向」,正好提出了找尋模仿範本的一些線索:能取悅他人、能幫助他人或被他人所認可。男性在表現冒險、勇敢,以及女性在表現溫柔、體貼上,容易加倍地受到社會認可,不斷被增強的行為,慢慢也就成為人格的一部分了。

而對性別形象已經大致成型的中年人來說,如果對自己長期忽略的另一半特質,抱持著抗拒或鄙視的想法,反而是給了自己一個大危機,這將在下個段落中詳述。

過渡階段與男性中年危機

〈琵琶樂師〉故事一開始,國王忽然對自己的生活感到焦躁不安,急於到異城冒險犯難,這是很多中年男性都會經歷的心情。維也納心理分析家艾爾沙.法蘭克爾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從中年開始便頻頻出遊,還有些人在內心焦躁的驅使下,在中年階段換工作,這類急於投入某一向訓練計畫,或大膽嘗試各種性愛關係,其中潛藏的動機是相同的──保住英雄的榮耀。處於權力巔峰的男性,中年時驟然遭受重挫,象徵了一般所謂男性中年危機

學者羅伯特.枚在《性與幻想》一書中,特別針對男性和女性的幻想進行研究,提出了很有趣的描述:年輕女性與年長婦女所幻想的故事往往非常的相似,都以犧牲、受難、勞苦、受虐為始,然後以勝利和幸福為終;男性所幻想的情節則正好相反,以勝利和榮耀為始,受難和犧牲為終。女孩子在有意無意的情況下,瞭解自己的人生除了受難與犧牲外,應該還有更廣闊的天地,還有一般所謂的幸福快樂的生活。

從中年童話當中,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女性在中年時期重拾力量,而中年男性則是透過受苦受難的過程,學會智慧。這樣的論點儘管可議,男女角色的基本任務並未改變,在步入中年以後,都必須和權力或親密關係妥協,面對年輕時所忽略的另一半特質,並重新整合,使自己變得越來越獨特

觀察自己正值中年的父母親,也可以得到一些很有趣的現象:父親是屬於沙文主義挺重的人,很強調所謂「男性尊嚴」(將女性視為非我族類),不過思考方式卻又是比較屬於線性或跳躍性的,而非典型男性的邏輯、系統化思考,雖然討厭小女生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聊天,自己卻也是個話很多的人(擁有著傳統女性思考與語言特質);母親則認為,在職場上若要贏過男性,取得領導者的位置,勢必得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以男性為主要競爭對手),而思維方面並非典型女性的溫柔、同理,反而比較是一針見血,甚至是傷人而不自知的(擁有著傳統男性思考與語言特質)。從以上觀察可以發現兩者之間的共同點:本身擁有著典型的異性特質,卻又將異性視為強勁的競爭對手而非合作對象。前者可能是受到生長環境的影響(父親在原生家庭中是上有五個姊姊的老么,母親則是下有五個妹妹的老大),後者根據佛洛伊德的發展理論,很可能是在性蕾期的時候受到了許多壓抑,使得在成長的過程中,將異性視為勁敵的想法根深柢固。另外,儘管不是傳統男性與傳統女性所組成的家庭,恰好相反的組成結果,反而帶來更多的不能諒解與權力鬥爭的紛擾。如:在父親希望享受「一家之主」的威嚴與權力時,母親不會順從;當母親費盡心力打掃家裡,父親不會感謝;當父親情緒低落時,母親無法付出同理以滿足父親的情感需要;當母親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父親也不願放下面子恭喜母親。他們正在人生的旅途上與自己奮戰,努力的目標不是怕輸也不是為了求贏,而是要與自己的內心做更深層的對話,或包容、或妥協,如果順利,便能重新整合成為一個更為圓融的自己。

以我自己的成長經驗來說,從幼稚園時期到小學中低年級,對傳統好女孩形象的全盤接收,外表被打扮得很粉紅,穿著裙子,喜歡可愛的東西,而且安靜乖巧;到了小學高年級,生理上初潮的來臨,象徵著自己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女孩,同時也反省著為什麼自己要這麼循規蹈矩,不隨心所欲地開些小玩笑、耍些小調皮?在犯錯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哭得唏哩花啦(即使哭著當下並沒有難過的感覺,但還是無法自制地哭個不停),為什麼不能像其他男生一樣,哈哈笑個幾聲便坦然帶過?此時叛逆的我慢慢成形,除了穿著上傾向於男孩的寬鬆、輕便打扮,還會與同學們一起在私底下批評導師的不好,會說幾句粗話,會使用一點暴力……不過升上了國中,身處絕對高壓的被統治階級,本性啦、想法的又硬是被壓了下來。這樣的環境也更讓我瞭解到,什麼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大家會在老師面前擺一套「乖孩子模式」,私底下又有另一套想法,而且會開始替自己的行為做合理解釋,做得好的就可以免於受罰,做得差的人就只好乖乖挨藤條伺候。很快地,經由考試上了高中,由於過度將自我想法膨脹,讓自己吃了不少苦頭;而在選組之後,由於女生是二類組的稀少人種,常常受到特別禮遇,慢慢對「身為女性」有著也不壞的想法。大學時,雖然沒有體驗到學長們流傳的「女生每天晚上都有宵夜,死線前夕還會有寫好得作業送上門」,但是藉由住宿,與許多同性相處同住,可以一起討論關於美容保養、服裝搭配,從外在的改變讓自己越來越有自信,也讓自己越來越容易受歡迎等等許許多多的生活點滴,讓自己對「生為女性」轉變而為真好的感受。經由這些轉變,讓我逐漸瞭解到在不同的場合,是需要不同面相的自己來面對的:像是如果在一個需要展現自己能力的場合,就要用比較屬於典型男性的形象,落落大方、清楚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不是要爭取機會那樣競爭激烈的時候,退一步讓自己看起來是個新手或弱者,謙卑虛心的態度,再加上柔軟的語氣,反而會比較容易受到幫忙與支援。

死亡與內在旅程

探討死亡問題是中年童話特有的面相。青少年童話碰到死亡問題往往一筆帶過,年輕的男女主角總能逃過死亡的威脅;而探討老人問題的故事也不會在死亡議題上大做文章,在老人童話中,死亡只是一種生命現象,不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只有中年的主角,才會在生死問題上痛苦的打轉,計算自己還有多少日子可活,而不是想自己已經活了多久。從身體上的疾病一一浮現,或身邊親友的過世,中年男女面對死亡,通常不是一瞬間的戲劇化領悟,而是延續多年的歷程。

一個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那麼死亡無異大禍臨頭,因為死亡會摧毀自我;但一個人若能超越個人的利益,如培育下一代或參與社會運動,那麼死亡的威脅就不是那麼大了,因為下一代或社會運動會一直持續下去。

培養撫育之情或設法自我超越,對中年人而言,是具諷刺性的要務。人在年輕的時候,常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奠定自己在這個世上的基礎,關心的是自己的計畫與雄心;到了中年之後,人生的路途就不得不反轉,個人必須設法超越自己的夢想,把自己看成廣大世界中的微渺人物。不只是撫育之情有助於解除對死亡的恐懼,死亡本身也可以加強人類的撫育之情。

對年輕人來說,死亡充滿了戲劇性、英雄主義或浪漫情懷,他們十分願意為愛情、真理或正義而犧牲自己的性命;死亡對中年男女來說,早已不是榮耀的象徵,而是殘忍的事實──常常沒有什麼意義、純屬意外,根本沒有光彩或榮耀可言

另一方面,從性別的角度來看,一般以死亡為主題的中年童話,多半以男性人物為中心,除了反映父權傳統的現實,也暗示了男性比女性更在意死亡的問題。一般而言,女性對自己的恐懼較為開放敢言,而男性習慣上會否認內心的焦慮,或將憂慮的表達降到最低。相對於男性,女性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面對死亡,每次的分娩都是在跟死神搏鬥,對死亡的意識感也就高出許多。

讀完這個主題的童話故事與作者精闢的見解,讓我十分驚訝。一直以來,不會特別畏懼死亡,也常常覺得死亡就在身邊的我,對死亡仍抱持一種理想性的浪漫情懷,像是墓碑上要刻些什麼、或者怎樣的葬法能對環境的破壞最小等。另外,中學教育裡面的國文課,也常常提到生死無常、本是自然道理之類的概念,所以對死亡有著比較平淡的態度,在同儕間並不覺得奇怪,但是我久久不能瞭解的是,為什麼父母親對老化或死亡的在意程度,會遠遠超過了自己能掌控的範圍。讀完了這些篇章,才稍微能夠瞭解他們的心情,也許是經歷了我所不知的身體病痛,也許是孩子們尚未出社會所以有個擔子在,也許是事業正值高峰,對「失去」的感受特別擔憂等等。不過,對從古到今的人們來說,「死亡」或者「死後的世界」都是一切未知,至於年紀尚輕的我,既然還沒有受到死亡緊迫的威脅,現階段的目標,大概就是努力地燃燒青春就夠了吧。

命運與意志的極限

命運與運氣都是一般人無法掌握的,而死亡正是這種力量的典型代表。現代或許有很多人不相信命運,但一般人對運氣或機率的觀念還是可以接受。在中年童話裡,命運使人低頭,也使人認清自主性與力量之極限。但在青少年童話中,命運所扮演的角色則正好相反,命運使年輕的男女主角得以登上榮要的頂峰,當他們遭遇危難時,命運也可以助他們一臂之力。年輕男女在有意無意間,總覺得自己就是生命的主宰,因此若是有什麼地方出錯,一定會認為是自己或他人有問題,而不會想到是命運的撥弄。

承認與接受命運或機運之後,所得到的世界觀往往帶有悲劇的色彩。在希臘文中,悲劇指的不是悲慘的結果,而是人對影響生命、不可抗拒之力量的認知。以我的生活經驗來說,不論是看電影、漫畫或小說,都很容易入戲太深,只要一聽到劇終不是人為所能掌控的悲劇時,就會盡可能地避開去看,否則將會難以自拔地沉浸在悲傷的情緒裡好幾天。這樣難以抽離的情感,也許在同理他人上可以很快地瞭解他人的感受,但也或許會成為我中年生活裡極為嚴峻的考驗。

許多人相信心理上的正面積極態度,是克服病症的關鍵因素,抱持著只要自己下定決心,凡是都能迎刃而解的年輕人典型英雄式理念,殊不知如此過度壓迫自己,寧願責怪自己,也不願承認自己對命運的捉弄完全無力改變的心境,是會把自己逼到崩潰邊緣的。如果能退一步,接受自己意志的極限,承認自己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同時瞭解到自己並未因此就變得軟弱無助,才能通過人生的考驗,完成發展的任務。

關於上段提到了「正面積及態度」,最近出了一本新書《負面思考的力量》挺有趣的,有別於強調「正面思考」的自我成長心靈類書籍,本書從相反方向切入,卻充滿說服力。作者最上悠對目前主流推廣的「正向思考」抱持質疑的態度,提出直視現實、反省失敗的「負面思考」其實蘊藏著很大的能量,且有助於看清問題的全貌。作者以現代心理學精神療法的專業,有系統的說明了在認知心理學的領域,「正面思考」與「負面思考」兩者皆是人具有的思考方式,沒有誰優誰劣,學習彈性運用正負面思考,人生可以過得更豐富、更成功。

認清自己命運或宿命的強大威力,明白自己對事物的影響力其實極其有限,有助於中年男女擺脫過去的悔恨,學會原諒自己的不幸與錯誤。在理想的情況下,也學會了原諒別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願意彈性改變對中年人而言是一種優點,但對年輕人而言可就未必。年紀尚輕的男女主角想要成功,需要的是貫徹到底的決心,而不是適應環境的彈性。所以說,這個主題對我而言,有點過早接觸了。儘管在上了大學之後,最初志願的理想性逐漸被現實蠶食,但對未來生活還是有著許多期待與規劃的,要是事事都拿時不我與當藉口,那就真的萬事難成了。

結 論

早在親身經歷中年生活以前,閱讀了這本書讓我收穫良多,得知了許多未曾想過的發展危機與任務目標,並重新回顧了自己的生命歷程。有相契合的,讓我驚嘆,尚未知曉或還未曾感受過的,則讓我有備而無患。

課堂上所學艾瑞克森的人格與社會發展理論,在成年以前的描述比起成年後多出非常多,雖然以整個人生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成年以前本來就是變化甚為劇烈的時期,不過成年後的漫長歲月,仍有著許許多多一直存在,而且需要去一一克服的難題,在讀完了這本書之後,感受更為具體深刻。

經由書本上的傳神故事或理論知識,以及實際觀察身邊的人,使我對中年生活的經營規劃,有了更具體實際的方向可以依循,希望十年後的我,面對這些所謂的「中年危機」時,可以更坦然、更從容,雖然扛著重擔,也能笑著迎接下一天的太陽。

 

附錄:其他主題的大意摘要

對年輕人的忌妒與伊底帕斯情結

〈想戰勝命運的國王〉故事情節,反應了中年生活的實際狀況。父親對兒子,往往同時感到驕傲與摯愛、忌妒與對立;母親與女兒,或者更廣泛的指相當於女兒的子輩人物間,也會產生類似的衝突,尤其是母親進入中年之後,正為青春美貌的流逝而黯然神傷,女兒卻正值青春綻放的年紀,免不了感到忌妒與羨慕。

中年人的伊底帕斯衝突,反應的不是男性與女性的心理特質,而是掌權階層,在某些方面遭受下一代威脅的心理狀況。父母如果無法抑制和孩子競爭的心態,孩子在成長過程終究會受到傷害,滿懷怨恨,而父母的勝利也無法維持太久,最後只有共嘗苦果。

抽象思維與實用智慧

儘管中年人使用抽象思考邏輯的頻率不如年輕人,面對真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時,中年人其實比年輕人更能找出可行的解決辦法,因為純粹的邏輯思考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根本就不實際。成熟的中年人能夠分辨書本智慧與生活智慧的差別,而後者的作用顯然比較實際。

一般而言,男性多以理性思考為始,然後逐漸擁抱感性體驗;女性則多以感性體驗入門,進而逐漸納入理性思考。不過無論男女,真正的成熟,都要靠兩種不同思考模式的融合互補

邪惡的挑戰

仔細檢視一般童話的內容,便會發現某種驚人的事實:年輕的男女主角絕對不會做出邪惡的壞事,即使為惡,也是受到壞蛋的蠱惑,才會做出違背自己本性的事來。就心理層面而言,年輕男女往往將邪惡的特質投射在他人身上,從不承認自己也會有邪惡的一面。暫時忽略死亡、悲劇、邪惡的存在,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幫助年輕男女保持樂觀和希望;如果年輕人心中充滿人性較為黑暗的一面,或滿是兒時創傷的記憶,那他們在面對真實人生時,很容易裹足不前。

「別管他人的閒事」這種以自保為第一優先的態度,反應中年生活的實際情況,年輕時為理想而出生入死、奮鬥獻身的人,到了中年往往會放棄積極捍衛理想的態度,賺錢養家活口會變得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和邪惡與悲劇的正面衝突,是中年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個課題,一方面是考慮到實際狀況,另一方面是面對邪惡採取嶄新的態度,察覺邪惡的存在,未採取任何反抗行動,也未發出任何批評。「容忍邪惡」的態度是中年才有的特性,不得不承認痛苦與邪惡的存在,同時明白自己往往無法改變眼前的現狀。隨著年紀的增長,容忍度越來越高,道德批判性越來越弱,並不代表對道德問題漠不關心,只是如果自己無法改變世界,或無法剷除一切邪惡,那麼至少還可以控制自己,所以說中年的智慧反映出悲劇性的見解。

年輕人說話時常會避免模稜兩可,是非黑白分得相當清楚,但是比較成熟的人,往往會學著忍受模糊不清、互相矛盾的狀況,而且很清楚自己懷有互相牴觸的想法。中年男女一方面遵循自己的道德標準,一方面也同時承認,還有其他標準可以通行。

受難與治療

病痛常會迫使個人反省過去的生活,直接面對內心黑暗的一面,正視過去的過錯、缺點與惡行。另外就某個層面而言,痛苦、受傷或生病的經歷,可以教導人發揮同情心。中年人在經歷過不會痊癒的傷口,與永無止境的痛苦後,往往能學會較深刻的同情,而這種同情與慈悲也就能在中年時提供治療。

(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騏騏 (Elfachi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