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書名: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好感存款變信賴資產,個性不合照樣合拍!

作者:裘凱宇、楊嘉玲
出版:本事出版社

個人評等:

微書評:這本書最有趣或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把人際關係用投資理財做比喻,提出了「好感存款」及「信賴資產」的概念,認為每當我們認識一個人,彼此間便開了一個「人際帳戶」,具體且量化地描述原本抽象、難以捉摸的人際互動關係。

另外本書更進一步提出的「24種人際角色」,用情緒穩定度、外向性、關注傾向、親和力及執行力等人格特質的角度,也解釋了出現在各種關係中,包括自己與他人的各式角色型態。

 讀書筆記懶人包 
(快速抓重點、看本書心得)

推薦閱讀族群:想對「人際關係」有更具體認識者

為什麼我讀這本書?

我在讀這本書之前,就已經有訂閱作者的YouTube頻道啟點文化,大致聽過這本書所提出的概念,所以對這本書的期待,是希望能看到更多具體的實務案例;或者說,在不用親自玩過一遍作者另外販售的桌遊〈人際維基〉的情況下,就可以透過本書用高層次的角度,理解作者試圖解釋人際關係的互動系統──24種人際角色的正確打開方式

本書簡介

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面臨破裂時,我們老是把「我跟他合不來」當作是「沒緣分」,然後 Let it go。

認識一個人,就像在關係中開了一個帳戶,當我們認識一個人,彼此之間便存在一個「隱形戶頭」──

◎「好感存款」
喜歡,是一切關係的起點:你累積了多少好感存款呢?

◎「信賴資產」
信賴,才能讓關係開花結果:你跟誰建立起信賴資產了嗎?

本書針對5種人格特質設計出24種不同的角色,引導讀者「換位思考」,讓人際關係更順暢無阻礙。

讀書筆記:

1. 好感存款信賴資產

好感存款:因實際互動產生的感受變化。覺得舒服開心,金額就會提高;反之,就會扣款。

 延伸筆記  好感,就像人際之間的潤滑劑。若平常有累積夠多的好感存款,包容度就會比較大。

信賴資產:雙方承諾進行合作,過程中需要完成的專案或任務。若結果圓滿,則對彼此的感覺就能存單純的好感走到信賴。

 延伸筆記  任何互動到最後都是「感覺問題」,醫療或買賣糾紛之所以難解,就在於一開始的感受就不好,任何小狀況都會被放大檢視、沒有彈性空間,而使關係陷入僵局。

2. 人們對財務有多瘋狂,對人際就有多天真。

 延伸筆記  衝突對話:讓自己處在一個需求太高、選擇又太少的窘境中,一不小心勇氣就被綁架,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情況惡化,卻束手無策。

3. 人際關係的斷捨離:讓不適合的人離開,才能騰出位置,讓更適合的人進來。

4. 過度美好,是危險的訊號。越喜歡的人,越要把關係的地基打穩。

5. 24種人際角色:(點此做心理測驗,直接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

閱讀心得

閱讀本書滿足了我用翻閱文字的方式,再次複習「好感存款」、「信賴資產」及24種人際角色的概念。

其中書裡的人際角色圖表,更讓我心血來潮製作出「你在人際關係中扮演的是什麼角色?」的心理測驗:

 連結會把心理測驗開在新視窗,或是在下方畫面也可以直接做心理測驗。

※ 每個人在面對不同關係或場合,可能會表現出不同樣貌,所以若多做幾次測出多種不同結果,是非常正常的。

而我對於這本書的整體觀感,比較像是在玩〈人際維基〉桌遊的前後,想對遊戲背後的設計理念有更深的理論認識,或者說其實是一本更詳盡版的遊戲說明手冊(若是用在課堂上,便是「教師用書」了)。

因為不盡合乎期待(對各種角色間的互動模式著墨甚少),所以是感到稍微可惜的。雖然說若要全部寫完,24種角色對應24種角色的576種互動之道,可能真的會變成一部《人際維基》的百科全書就是了。

所以若只是想了解人際帳戶跟人際角色的相關概念,其實聽YouTube上的有聲書就算是綽綽有餘,而且影片中還會舉更多實際的案例來說明,不需一定找紙本書來看。

 補充  相關影片連結:

(1)《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 YouTube
(2)【人際維基】角色說明1~依賴者、行動者、評論家、萬人迷
(3)【人際維基】角色說明2~觀察家、小媳婦、可靠者、抱怨者
(4)【人際維基】角色說明3~管家、直腸子、安逸者、完美主義者
(5)【人際維基】角色說明4~粉絲、學者、照顧者、藝術家
(6)【人際維基】角色說明5~工程師、夢想家、鄰家少男少女、叛逆者
(7)【人際維基】角色說明6~保守派、偶像、探險家、自卑者

最後,我覺得本書還少處理到一個觀點:在這本書裡面的24種角色,儘管可能有人自我中心、執行力差、或是直腸子刀子嘴,但基本上都還是為了共同的理想目標去努力(人性本善的一面);沒有談到的是,有的人根本打從心底是懷有惡意的(人性本惡的一面),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考慮的,似乎已經不再是該如何經營好彼此的關係,而是一旦察覺(畢竟人心無法一眼判斷,也是得靠實際互動來辨識)就要盡可能的避免接觸──不只是停損,更是要堅決不碰。

不過也大概因為這個不是本書所要探討的主題,畢竟本書探討的宗旨是讓個性不合的人照樣合拍,所以在人際關係的斷捨離上便著墨很少,但我個人覺得像是在人際關係的停損訊號如何判斷、如何斷的乾淨等,如果能做些延伸閱讀的相關介紹還是會比較好。

+ + +

封面圖來源:博客來

借閱資訊:臺北市立圖書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騏騏 (Elfachi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