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聽講筆記,主講人:廖英足老師)
音樂律動可以在很自然的情境中引導,像是在孩子遊戲活動時,放些柔和的音樂;做運動或完團體遊戲時,播放活潑的歌謠;睡覺前後或休息時,放點股點清音樂,讓孩子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孩子的性情。孩子是個天生的模仿者也是創作者,在自然的音樂環境中,孩子必然具有相當的音樂素養。讓我們就從「唱歌」開始吧,選擇短短的音樂較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自然而然地隨音樂做動作,也透過動作幫助幼兒瞭解樂句的意義,進而利用樂器與同伴合奏,這將是一個愉快的經驗。
在廖老師的講解過程中,採取一個最直接的作法,就是讓我們一起唱起來,那些一些曲風古早,卻也單純輕快的歌曲,像是春天的庭園、小樹、翹翹板及小猴子吱吱叫。一開始我們都很害羞、很怕唱錯,也有可能是因為嗓子還沒打開,所以不太敢唱,多唱了幾首之後,喉嚨熱了,就唱得順了起來,歌聲越來越大,大到隔壁班同學都想來看看我們在做什麼。
接著更進一步,還要全班同學都站起來,先照著廖老師的動作一起跳,再自己想些特別的動作來跳。讓我們跳最久的就是「手把樹兒栽」了,跟著「手把樹兒栽」的歌詞,我們把種子一粒粒撒下,「一排又一排」的時候,用大手臂上下揮舞,從右到左,再從左到右,「終日勤灌溉」又是鋤頭又是澆水的,的確很辛苦,不過等到「花兒向陽開」,總算有了回饋,每個人的花兒開在臉上、心上、頭上地相互比美,這時鍾老師不忘拿出數位相機,趕緊替這定格的一刻,拍為永恆的相片。
這些融合了各式舞蹈與體能發展的動作,都是廖老師自己精心原創的。廖老師提醒我們,就算不是科班出身,也不必恐懼帶動音樂律動活動,因為廖老師自己就不是科班出身的,要能夠把帶動唱帶得好,重要的是自己得先融入,動作要大、要明確,讓孩子可以被音樂自然的感染進來這個氛圍,跟著一起動作。
接著廖老師還有告訴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幼兒唱跳的歌曲,像是內容、用詞要適合幼兒理解範圍,音域不要太廣,因為幼兒的聲帶跟成人不太一樣,是在一個中音do到高音do的一個八度內,超過的話幼兒唱不太出來,強迫幼兒唱只會讓可憐的孩子年紀這麼輕就喉嚨沙啞。另外還有就是最適合的音程為三度到五度音,像是中音do的下一個音,最好要在中音so以內,如果一下子跳太多,對幼兒來說也是難度太高了。
總之,這又唱又跳得一次聽講,著實讓我們學到很多,尤其是肢體律動的部份,動過了一次,就可以記在身體裡,經由多加練習,以後需要的時候,像是當小朋友吵鬧不休,就可以派上用場,放個音樂跳起來,讓小朋友不由自主地忘了吵鬧,一個個融入這歡樂有趣的活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