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名:〈重新思考「佛洛伊德的三個我」〉,主要在探討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佛洛伊德的三個我」,跟心理諮商自我療癒(人本主義)中「內在真實」的關係。

註:與「內在真實」類似的詞彙還有像是:純真本質、內在小孩、內在權威、真實自我、純真自我⋯⋯等。

ben-white-138743-unsplash.jpg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文章開始前,先簡單複習一下佛洛伊德的三個我:(1) 本我(id)是人最原始、本能的衝動慾望,如飢餓、生氣、性慾等;(2) 自我(ego)是個人有意識的部分,在生物慾望和社會規範之間相互協調折衷;(3) 超我(super-ego)是人格中道德與原則的管治者。

~正文開始~

在我目前的認知與覺察中,如果內在真實的聲音(內在權威),更貼近「超脫的自我」的聲音,也就是「超我(super-ego)」,其實它並不會與「本我(id)」相牴觸[1]

它們兩個儘管常常意見相左,但其實一直是能和平共處的,反而是自我(ego)不知道[2]

「自我」從初生嬰兒時期起,先是聽從「本我」的話,奉行著「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餓了就是要吃,受委屈了就是憤怒/哭泣,活著是為了玩耍,時間是要用來品味美好……然而在社會化(Socialization)的過程中,不斷經驗挫折與懲罰,意識的「自我」為了生存,適應於現代社會,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摸索出一套因應之道。

在轉變為「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的過程中,一邊在衝突與碰撞裡學習著謀生技能與人際磨合,但當熟悉與掌握了各種社會制約(Social Conditioning)後,卻又衍伸出新的問題:我知道在社會上該如何生存了,但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因為跟這些遲遲無法解決的問題共處真的很難受,也因為真的很渴望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有的人千里迢迢踏上壯遊之旅(例如:張苡絃《為什麼去遠方》蕭鈺梅《沙發衝浪》),有的人不辭辛苦、四處尋覓精神導師為自己開悟(例如:瑪麗安《人類圖去制約之旅》),但是心中似乎總還有另一個聲音,根本不接受任何外在對自己的指示跟定義。

然後,「傾聽內在真實的聲音」、「回到內在權威」這些似懂非懂的訊息開始浮現,更多的疑問也跟著跑出來:我們的身體不過五臟六腑,內在權威在哪?內在聲音從哪發出來?在我腦中縈繞的那些聲音不是嗎?

回到佛洛伊德的三個我,我認為當「本我」與「超我」相互協調,整合而出的就是真實內在之音。而「本我」與「超我」,因為不像「自我」是靠語言文字來溝通,而是同樣靠身體,來傳達訊息:

- 當營養不夠,「本我」透過飢餓的感覺,讓意識知道自己該吃東西了。(但是該吃什麼?自我要仔細觀察,本我究竟是對哪個食物有反應)

- 當受到不平待遇,「本我」透過憤怒的感覺,讓意識知道自己受委屈了、自己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但是該怎麼做?自我要靜心傾聽,來自超我的智慧)

- 當聽見一個有趣的點子,「超我」透過身體鼓動/毫無反應的感覺,讓意識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以及是否該去做那件事[3](何時能感受到這種鼓動感?自我既要開放心胸,接受各種可能性,也要耐著性子,靜候專屬於自己的機會)

- 當苦惱不已,在各種選擇之前,「超我」透過沈重晦暗/喜悅光明的感覺,讓意識知道哪個選擇最適合自己。(何時才能出現喜悅光明的感覺?不知道,但是只要一直還是沈重的感覺,就代表還有更好的選擇)

從生存本能的本我慾望,「做什麼行動,有助於身體健康?」「如何促進生命繁衍?」到精神提昇的超我追求,「要怎麼做,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如何才能達成此生更高的使命?」透過身體感官、情緒、夢境……等各種方式,傳達訊息給自我。在「三個我」的架構底下,唯有三者密切和諧的合作,方能體現「完整的我」。

當「自我」與「本我」逐漸失聯,不重視身體信號的結果是,病痛一個個浮現,一個比一個難醫治;當「自我」與「超我」失聯,逐漸在生命的意義中迷失,臨終之際對未竟事項(Unfinished Business)的列表深深懊悔,籠罩在找不到靈魂依歸的恐懼中。

人們在成人之後,因為早年經驗與社會制約的影響,對於聽取真實內在之音,常感到困難與挫折[4]。所以在成人世界的規則中,衍伸出了「靈修」或「禪修」的活動,幫助人們重新與內在自我建立連結。

但其實就像「真正的健康之道,根本不花錢」這句話的概念一樣,實踐「晨間隨筆」、「藝術之約」[5],每天盡情把煩惱跟不安都寫下來、幫頭腦清垃圾,每週精心幫自己安排一場與自己的約會,就是最簡便也最直接,能貼近自己內在、聽見內心聲音的方式。

❤・❤・❤・❤・❤・❤・❤・❤・❤

 本文緣起與誌謝:

「佛洛伊德的三個我」這個從高中公民起就學過的概念,感謝Jin Yao Kang分享的PO文

引用圖標

「現代人的兩難就是不再聽從本能說必須做什麼,也不再接受傳統教導我們必須做什麼,可是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

在我延續「信仰與神的旨意」的脈絡下,回覆了:

引用圖標

若是神的旨意來自外在,像是牧師、神父、師父、師兄師姐、精神導師⋯⋯所謂的臣服於神,也只是把「傳統教導」,從原生家庭、學校老師或是職場環境給換了個對象,當沒有靜心傾聽自己內在的真實聲音(超脫的自我),還是會不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

註:當然信服於講求道德規範的宗教信仰,還是遠比單純順從本能衝動慾望的本我,更有助於提升自我,及維持社會平和。

之後,覺得還有更多概念可以趁這個機會釐清,便寫下了這篇。

❤・❤・❤・❤・❤・❤・❤・❤・❤

 註:

[1] 在佛洛伊德所提出的理論中,認為「超我」傾向跟「本我」持反對立場。但佛洛伊德以當時的年代,提出了「我」可以區分成三種,建立了「精神」可分析的理論(而不只是神學中的靈魂),真的是當時的創舉,深深影響現代心理學發展。

[2] 我認為「本我」與「超我」並非相互對立,而且都是透過身體來回傳訊息給意識的自我,不代表回歸成米德的兩個我(主我和客我:主我(I)是主觀的自我,偏向內在整合;客我(me)是來自他人及社會態度,偏向外在因素)。

[3] 此處以薦骨中心內在權威的生產者為例。

[4] 「孩子都是老靈魂」,年幼的孩童,因為心態全然開放,也因為更貼近自己的內在,常能給人「一眼看破本質」的感覺,但因礙於表達能力而常被視為「童言童語」;而到了青少年時期,「本我」與「超我」依然積極向「自我」發出訊號,「自我」可以清晰地接收另外兩個我的訊息,三個我之間相互交織、密切影響,讓此刻的意識,可以深刻感受到「完整的我」的樣貌,但也因身體與情緒發展的急劇變化,在缺乏足夠的經驗與智慧下,無法處理劇烈起伏的情緒而受苦。

[5] 出自《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

[6] 後註:在本文中尚未詳細提及,但可延伸參考之概念包括:新時代(New Age)、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之心靈覺醒(部分與哲學形上學、神秘學有重疊之處)。

 

 參考資料:(依本文脈絡之參考順序)

1.〈本我、自我與超我–維基百科〉:佛洛伊德的三個我。

2.《失落的本質 一條尋回內在真實力量的途徑》:階段性的傾聽內心的聲音。「當我們被迫走上一條和我們內在意志或真正的自我不一致的人生道路時,我們常常會自我破壞。」

3.《圖解人類圖》:面對人生難題,回到內在權威,接受自己獨特的設計,臣服於自己的人生策略,活出真實的自己。

4.《一流人士都不會犯的禁忌》:職場生存之人際經營。

5.《為什麼去遠方》:因為內心如鼓聲轟隆作響的鼓動,踏上一場如夢的冒險。

6.《沙發衝浪》:藉由精簡旅行,重新思考「家」的定義。

7.《人類圖去制約之旅》:20多年走訪世界各地尋覓身心靈的精神導師,後來接觸人類圖,開始「薦骨實驗」,才深刻體悟:一切的真理,都在自己體內,而不需外求。

8.《愛是圓滿的開始》:啟程愛的革新,減少情緒所帶來的傷害。

9.《個人覺醒的力量》:讓身體接收更高層次的訊息。每個人創造了自己的現實,改寫自我的意象,創造新的實相。

10.《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晨間隨筆」與「藝術之約」,讓冥想更簡便也更貼近生活。

11.《療癒誌》:在溫暖自在的氛圍,練習自我覺察與自由書寫。

12.〈[複習] 米德的「主我」和「客我」vs. 佛洛伊德的三個我—公民教師周維毅〉:米德的兩個我。

13.〈人類圖筆記~「純生產者」類型與人生策略〉:生產者是以順從內在真實、驅動工作動能,來獲得滿足的人生目標的類型。

14.〈人類圖筆記~九大能量中心〉:薦骨中心是工作動能的來源。

15.《孩子都是老靈魂》:初生的孩子,比起生命,其實更熟悉死亡。

16.《自然就該這樣玩》:孩子比成人,不僅是心態開放,也更貼近自己的內在。

17.《擁抱不完美》:透過故事療癒,療癒原生家庭與早年經驗所帶來的傷。

 

#還沒查更多學術研究,總之先把我的感悟寫下來
#在寫這篇的過程,才發現「超心理學」跟「超個人心理學」是不一樣的

#人類圖 #回到內在權威
#心理學 #精神分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騏騏 (Elfachi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